苏杰生要来中国了。这是他五年来的第一次访华。
行程安排很明确:先到北京与中国外长会谈,讨论中印关系中的复杂议题;之后前往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议。这种“专程而来”的安排,说明印度方面对这次访问高度重视。
但国内的批评声音也很尖锐。
不少有识之士公开指责莫迪政府这几年在国际多边舞台上的表现——尤其是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上合组织中,印度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频频拖后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金砖和上合代表的是国际秩序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而印度作为这两个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原本拥有天然优势。
展开剩余64%可惜的是,印度的战略眼光出了问题。
一边嘴上说想改善对华关系,一边又在实控线问题上不肯松口;一边想借上合平台缓和气氛,一边又在联合公报等问题上犹豫不决;一边高喊“全球南方”团结,一边又搞小圈子、排斥中国参与。
这样的做法,让很多观察人士都看不明白。
更关键的是,印度近年来把外交重心放在了美国身上。
美印关系被当作优先方向,投入大量资源。可现实是,美国真会在关键时刻为印度说话吗?
2026年印度将担任金砖轮值主席国,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印度现在的态度已经暴露了软弱。它甚至公开表示无意挑战美元地位,与“去美元化”划清界限。相比之下,巴西总统卢拉的态度就强硬得多。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一个连自己立场都守不住的国家,怎么当好金砖主席国?
不少人担心,印度到时候别说推动议程了,别拖后腿、开倒车就不错了。
归根结底,印度的问题不是别人造成的。作为一个南亚国家,战略重心却放在远隔重洋的美国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舍近求远’。
如果再不认清现实,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短期内,苏杰生的访华确实可能带来一些积极信号。高层互动多了,总比冷对抗强。
但从长期来看,只要印度对华心态不变、亲美倾向不改、战略思维不清,所谓的‘关系改善’,终究只是空中楼阁。
接下来的关键看点,就是即将举行的上合外长会议。如果印度再次拒绝签署联合公报,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些批评它‘拖后腿’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中印关系的未来,不在嘴上,而在行动里。
发布于:湖北省十倍杠杆股票,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快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