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板块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船舶制造三巨头业绩翻倍增长,航天装备企业却集体承压,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投资者直呼"看不懂"。
中国船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预计净利润28亿到31亿,同比增幅接近翻番。这家1998年上市的老牌船企,股价已经从发行价3.83元涨到33.73元,市值突破1500亿。最近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消息,更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重工的业绩预告同样令人惊喜。从去年亏损7.87亿到今年预计盈利15亿至18亿,实现了华丽转身。这家2009年上市的企业虽然股价还在4.63元的低位徘徊,但业绩的大幅改善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中船防务的表现也不遑多让。净利润预计增长两倍多,达到4.6亿至5.4亿。这家1993年就上市的企业,八成收入来自造船业务,产品毛利率的提升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与造船企业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航天装备板块的集体低迷。中航重机预计净利润下滑33%,中国卫通更是暴跌56%。中天火箭的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只剩350万到450万,同比下滑超过80%。
最惨的要数中国卫星和中兵红箭,两家企业都预计出现亏损。中国卫星亏损额在2120万到4120万之间,中兵红箭的亏损更是达到3000万到5800万。军工电子领域的中光学也没能幸免,预计亏损1.1亿到1.4亿。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分化主要源于行业周期和政策导向的变化。船舶制造业受益于全球航运市场复苏,订单量持续攀升。而航天装备领域则面临军品采购周期调整和民品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军工企业的业绩波动往往与国防预算和装备采购计划密切相关。从目前情况看,海军装备建设仍处于高峰期,而部分航天项目可能进入了调整期。这种结构性差异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
对于投资者来说,军工板块向来是"政策市"的典型代表。业绩预告虽然能反映短期经营状况,但长期走势还要看国防政策和军费投入的变化。眼下这个"造船吃肉、航天喝汤"的局面,或许正是行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十倍杠杆股票,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快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