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
【原文】0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读】太阳病:有太阳病的症状,恶寒,脉浮,头项强痛,这时还出现了发热口渴,这里强调了一下不恶寒。完整写出来就是:脉浮,头和脖子疼痛僵硬,发热,口渴,不恶寒了,这种程度叫温病。前面两条说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前两种主要矛盾在太阳皮表功能不全。解决问题办法也是解表。现在是温病,温病不能用解表方法,温病是里面的问题,身体本身生化发热,表闭合一开始有一点但是马上就解了,之所以强调不恶寒就是因为刚开始的一点点恶寒此时忽略不计了,马上转入不恶寒了而且还会恶热。中风也发热,但温病发热是人体生化能力高于正常状态了,才能叫温病。身体“燃烧”过旺了。
温病是一种病态的生化发热。中风发热是皮表毛孔开合不利造成的热量积累多了点造成发热。这是两者的区别。温病发热皮表毛孔已经是打开了没有开合情况了,是一直打开的。而且温病有口渴。中风无口渴。人体生化热量来自哪里?其实是脏腑,所以温病发热是五脏源源不断生产热量,而中风发热则是肌肉水库里热存储过多了。所以中风发热治法是桂枝汤解肌,解表散热。温病发热则是需要清内热,降相火,阳明造成的过盛就减弱阳明,泻心汤承气汤系列,还有就是打通少阳通道的柴胡汤治疗。把五脏水库热散到肌肉水库进而散到太阳出表。
口渴:口渴是一种人神感受,对应人体则是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胃黏膜缺水了。是不是阳明管道上半段是发干的,这时人神的感受就是口渴的。为什么会发干呢?就是因为身体生化热量过盛。因为这个人平时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都是好东西,再加上胃口好又懒,不爱动。这个时候身体本身生化热量就有点过盛了,这个时候受了一点风寒出现了太阳病的症状,刚开始还是有点恶寒的,但是人体马上生化被激发了,不但没有了恶寒,还出现了口渴,内脏热把水烤干了,所以身体缺水。人要饮水自救。这种口渴是干喝水不解渴。为什么不停喝水还口渴,因为喝进去的水不能很快转化为津液被人体使用在体内对流散热。
如果有出汗,但是出汗后不但不解热还会造成更热,身体灼热,身如蕃碳。这个叫风温。出汗后为什么更热了,那是因为津液亏虚了,津液水是帮助身体散热的一种水,水在身体里面通过热量对流方式散热,出汗虽然带出去热量,但也消耗津液。津液亏虚自然里面更热。可见温病原因是相火不藏,但本质上是津液亏虚。相火不能蒸化出更多的津液本来这个人平时就体热一点,体热也没有什么,活的好好的。但是受了点风寒结果身体一下更热了,就叫温病了。就像点火时火苗开始不旺怎么办?拿手一护就烧着了。以前煤油灯,点燃后需要拿玻璃罩罩住才燃烧的旺盛火焰更亮。所以皮表毛孔闭合点封住出口,结果相火一下就起来了。小孩子受点寒着凉了,是不是一下子就烧起来了。这个时候他不恶寒。皮表毛孔刚一闭合里面热量就过盛了。毛孔打开了,还会怕热老踢被子。人体一发热就会缺水。生化更是缺水造成的,水制约火,火燃烧水,人体本就是以火蒸水变气的一部生物机器。只有经过人体相火蒸炼出来的气转化出来的才是人体津液,我们喝进去的水,输液输入的水都不是人体津液水。结论:津液亏虚严重。
风温为病:风温病的特点,风温之为病。
脉阴阳俱浮:里阴外阳,在脉上看就是寸脉和尺脉都浮。是不是里面热压很大,伤寒是不是脉阴阳俱紧,紧是绷紧状态的,这里浮一定里面热压很大,但是皮表不绷紧。太阳皮表毛孔已经张开了而且张开很大。伤寒身体里面压力也很大所以浑身疼痛,温病里面压力比伤寒小一点没有疼痛感但是热量高一些。体内的压力程度比伤寒要差比中风要高。比压力,伤寒最高,温病其次,中风最小。比热量,温病最高,中风其次,伤寒最低。比津液含量,伤寒最不缺,中风其次,温病最缺津液。
自汗出:不断出汗,坐在那里不动就汗流不止。因为皮表毛孔张开很大所以身体不断流汗,就算这样还不能把多余的热散出来。
身重:身体发沉重的感觉。并不是真的重。人神感觉身重,平常有的人乏力会感觉腿上灌了铅一样。这是因为身体里面到处都是多余的热量,热压挤压造成筋肉无法活动了。
多睡眠:热的人昏昏欲睡,其实根本没法深度睡眠。身体疲倦乏力。头里面也热。总是昏昏欲睡。
鼻息必鼾:就是呼吸打鼾,因为鼻腔里面也热,热往上走鼻腔里面也热,呼吸通道就会狭窄。只能用口呼吸。咽喉这个地方有个小盖板,吃东西的时候挡住气管,呼吸的时候挡住食道管。这时这个小盖板不断翻来翻去就是打鼾了,自己试着模仿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小孩子腺样体肥大的一般都会打鼾,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盖住他的嘴巴。大多数男士睡觉也打鼾,也是这个原因。
语言难出:就是不爱说话了。热的舌头都短了。舌头就是筋头,受热痿软乏力。热的懒得说话了。
若被下者:如果被误治用腹泻的治法,因为一些庸医可能认为是阳明堵住了用了点巴豆,番泻叶啥的。是不是津液就流失了。小便不利:小便也不顺畅了,淅淅沥沥每次也不多还总感觉有小便。直视失溲:直视,就是眼睛发直,眼珠子转动不灵活了,因为眼睛上面的小筋也发干了。失溲,就是尿裤子了。尿道括约肌也松弛了,憋不住尿了。种种迹象提示身体缺津液很严重。
微发黄色:身体发黄,尿也黄。为什么发黄,胆汁在身体里面到处都有血液里面都有,本身温度正常时发青色,但是温度一过就发黄色。一看这个人看起来很黄就说明身体温度高了。剧则如惊痫,时瘛疭,严重的就会惊怵,会不断抽搐。这都是体内温度太高了,筋受热失血极速收缩。若被火者:看来古代也非常盛行过艾灸治疗。而且很广泛,
古代穿麻布,冬天受寒了用火烤一烤。若火熏之:这种就是直接用大火薰,这就是再用大艾灸烤肉差不多了。这些都是逆治,一次误治还可以苟活几日,再误治就能看日子发丧了。所以张仲景非常厌恶艾灸的治法。称之为:焦骨烂筋,血难复也。后面话语有点要骂人的感觉了。但是圣人还是比较克制的遇到江湖庸医把自己搞无语了。——天下无疾于广州番禺[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十倍杠杆股票,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快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